精准发力,气象科技赋能多个领域-丁青气象晒出上半年“成绩单”
2025年08月07日 12时31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2025年上半年,丁青县气象局按照《丁青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3-2035年)》目标,持续推动青藏高原关键天气气候核心技术在丁青取得新进展,现代气象科技创新、服务、业务和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以气象保障丁青着力创建“三区一高地”建设和打造“天上粮仓、云端牧场”。
丁青县2025年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 摄影:李丙臣
丁青作为农业大县,气象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县气象局围绕农业生产实际需求,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和气象服务专报,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上半年发布《春耕春播气象服务专报》7期,《干旱监测气象服务专报》2期,同时加强与农业农村局的协作联动,为推动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气象台预报人员通过Micaps系统分析天气趋势 摄影:李丙臣
位于丁青县尺牍镇的国家天气站 摄影:吴锋
丁青县协雄乡青稞长势 摄影:李丙臣
2025年上半年,丁青县生态农业气象站—协麦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顺利完成搬迁升级改造。
丁青协麦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观测要素包含:风向、风速、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太阳辐射、0~40cm土壤温度等为棚种黄瓜、西红柿、青椒、大白菜、夏季蜜瓜、西瓜等瓜果蔬菜提供精确数据支撑,同时通过LED屏实时数显,让园区打卡体验全景太空舱、天幕露营、草坪下午茶、户外烧烤的游客们朋友们享受到温馨天气服务。
此项举措,进一步优化了丁青县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发挥了气象数据在农业防灾减灾,新型设施农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行动中,更好的围绕“五大养殖”“七大种植”、乡村生态旅游等领域,以专业气象服务体系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丁青县生态农业气象站—协麦设施农业小气候观测站 摄影:吾珠多吉
2025年上半年,县气象局制作发布了《预警信息》14期,协同相关部门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信息》10期;重要气象报告13期,重大灾害气象服务专报67期,气象服务信息183期(含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等级预报25期、中考考试专报16期),常规天气预报169期,依托X波段天气雷达发布短临预报35期,完成上半年大小天气过程30次(包含6次大风、6次强降水)的气象服务工作;严格丁青县强降雨、暴雪、大风临灾预警“叫应”工作机制,开展内部叫应10次,外部叫应23次。积极推广“两码”,“昌都防灾减灾智慧气象”终端累计注册用户达1152人,注册占比全市第一。通过“昌都气象灾害保险小程序”线上办理保险理赔所需气象灾害证明14份,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群众节省交通等费用约4000余元。
位于瓦拉山顶的丁青X波段天气雷达 摄影:米玛旺堆
在汛期,丁青县气象局工作人员维护X波段天气雷达 摄影:米玛旺堆
丁青是“金虫草”之乡,按照“一县一策”气象服务工作要求,摸清丁青“三塔”地区虫草采挖气象服务需求和决策气象服务重点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提升丁青县虫草采挖区雷电监测预警能力,全力做好虫草采挖季防雷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县气象局在布塔乡、嘎塔乡、木塔乡等10个重点虫草采挖点布设了大气电场仪,加强雷电数据的监控和应用,发布《虫草采挖气象服务专报》63期,《虫草采挖区雷电概率预报》212期,为丁青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更贴切、更精细的雷电灾害气象服务。
位于嘎塔乡江塔村的大气电场仪安装现场 摄影:土登桑布
在木塔乡,现场为采挖虫草群众科普大气电场仪工作原理 摄影:吴锋
6月1日,丁青县木塔乡羊塔村突发山体滑坡灾害。丁青县气象局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以最快速度,完成了便携式气象站架设与调试,实时采集并上传温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关键气象数据,为灾害现场风险研判提供即时性气象支撑。同时丁青县气象局与昌都市气象局建立"市-县-现场"三级联动机制,根据现场采集气象数据制作逐2小时精细化预报,实时推送至县救灾工作调度群、现场指挥部及一线救援队伍为滑坡区域人员转移、道路抢通等工作提供了精准的时间窗口指引。
便携式自动气象站在受灾点开展应急气象观测 摄影:香求
在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丁青县气象局走进沙贡乡小学和虫草广场,组织开展了以“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为主题的“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系列活动,通过近距离体验气象设备,提升沙贡乡小学师生们的气象防灾减灾意识,激发了同学们对气象知识和气象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并将“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理念深深根植到广大群众心中,共同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在沙贡乡小学演示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流程 摄影:仁增拉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