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康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比赛 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
2025年04月21日 10时08分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本文】
四月的藏东大地,春意正浓,古老的茶马古道上也激荡着奋进的强音。4月15日至16日,芒康县成功举办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及演讲比赛县级复赛,来自全县16个乡镇的62名选手汇聚一堂,以语言文字为纽带,以红色文化为底色,展开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竞技,共同展现出独特的风采。
此次比赛以“传承红色基因,共筑精神家园”为主题,不仅是对农牧民群众国家通用语言使用能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提升,更是芒康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推动文化振兴的生动实践。
芒康县一直以来都将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书写和演讲比赛启动以来,全县16个乡(镇)积极响应,累计举办预、初赛154场,吸引了村“两委”成员、农牧民群众3000余人参与其中,充分展现了当地群众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在演讲比赛现场,选手们身着民族盛装,带着饱满的热情,用国家通用语言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红色故事。来自纳西民族乡的次仁旺堆,以《马背上的历史》为题,将当年十四军将士与盐井群众血脉交融的往事,与新时代驻村干部的奋斗故事巧妙交织在一起。他慷慨激昂的演讲,仿佛将听众带回到了那个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年代,令评委们频频颔首称赞。而曲孜卡乡拉贡寺僧人斯郎平措,用坚定而有力的声音喊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时,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充分体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基层的强大感染力和生命力。
与演讲比赛的声情并茂不同,书写环节则是一场力与美的融合。在县演艺中心,参赛选手们伏案挥毫,专注书写的场景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画卷。来自帮达乡的昂旺曲扎,以遒劲的笔锋写下“走进芒康,十八军红色邮路的马蹄声化作笔尖顿挫,在红色邮路碑拓上赓续血脉基因”。他的文字不仅展现了扎实的书写功底,更在笔墨流转中传递出了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
硬笔书法爱好者、评委李乐在评价选手们的书写作品时指出:“选手们的作品既有对笔顺笔画的精准把握,又能将藏文书法韵味与汉字结构美学有机融合,充分体现了语言文字交流互鉴的丰硕成果。”
为了进一步传承红色文化,赛后芒康县组织参赛选手参观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宁静解放纪念馆)。在这里,选手们共同回顾了芒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名人事迹,领略了革命先烈在这片土地上铸就的伟大精神。索多西乡的多青在参观后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展品让我更深刻理解了,今天我们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像当年藏族同胞和解放军用半通不通的汉语交流一样,都是为了更好地团结奋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比赛采用了创新的“线上 + 线下”双赛道模式,通过“芒康融媒”官方抖音直播赛事盛况,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更多人能够实时感受比赛的精彩。直播吸引了 2.6 万人次在线观看,网友“格桑花开”留言:“看着老乡们自信地演讲,真切感受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给农牧区带来的变化。”这种新颖的传播方式让语言文字推广工程突破了时空界限,如同星星之火,在更广阔的天地生根发芽。
在比赛现场,青少年选手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6 名青少年选手展现出了惊人的语言天赋和文化素养,他们用青春的活力和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热爱,为比赛增添了一抹亮色。14 岁的拉姆以《用好红色载体》为题展开演讲,她将个人成长梦想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新芒康的伟大征程,流畅的表达、深邃的思考赢得了现场观众的满堂喝彩。而在书写赛场,19 岁的邓增达珍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笔锋间透出的浩然之气,让人看到了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来自教育局的评委陶正贵对此次比赛中青少年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目前,全县 30 所中小学通过学生向家长、和家长一起讲故事以及师生诵读演讲等活动,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实践变得生动有趣。未来,将有更多芒康青少年在国通语演讲和书写比赛中大放异彩,并带动他们的家长共同成为国通语的推广者、发扬者。”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赛事最终评选出演讲、书写两项赛事的 6 名优胜选手,他们将代表芒康参加市级决赛。(昌都融媒 刘晓江 廖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